第164章 师兄,我想搞个乐队(1 / 5)

作品:《1990:从鲍家街开始

听余桦说完后,周彦跟王祖贤还特意跑去巷子看了看那个牌子。

就在巷子口的位置,竖了一个高度大概一米五左右的木桩,上面钉了一个40乘80的木牌子,木牌子上面也没其他的东西,就用毛笔写着“风居住的街道”几个大字。

这几个毛笔字写的还不错,很黑,很粗。

看着这个牌子,王祖贤笑呵呵地说道,“怪不得陈书记要请你吃饭呢。”

周彦也是摇摇头,这周村真是让他大开眼界啊。

前有把生意做得飞起的供销社售货员,后有旅游产业嗅觉灵敏的大队书记,这个村以后九成九能发展起来。

余桦手里还剩两根黄瓜,给周彦一根,他自己留了一根,“以后你的那首《风居住的街道》要是出名了,他们是不是可以对外声称周村是这首曲子的灵感来源地?”

周彦把手里的黄瓜掰成两段,随手给了王祖贤一半,然后一边啃着黄瓜,一边说,“我看陈书记这架式,是有这个意思。”

余桦又为周村出谋划策,“我要是陈书记,就在旁边这棵树上装一个喇叭,然后天天播放《风居住的街道》……哦,他们没有曲子。”

王祖贤也啃了一口黄瓜,不知道为什么,明明这黄瓜也没什么特殊的,但是跟周彦他们在一起,就感觉这黄瓜比之前的都好吃,真奇怪。

“好多景点就是这么来的。”王祖贤说。

三人聊了一会儿,陈书记拿着一个挺大的相框走了过来,“周指导,余作家,王姑娘,你们来啦。”

见到陈书记,周彦笑道,“陈书记你这个木牌子做得挺快啊。”

陈书记摆摆手,“又不费什么事情,我自己就会点木工活,字也是我自己写的,一个小时不到就弄好了,关键是这个花时间……”

他举了举手里的相框,周彦他们凑近看去,相框里面压了一张白色的纸,上面写了一段文字。

“《风居住的街道》,1993年夏,著名音乐家周彦……”

文字的内容就是把周彦昨天过来现场演奏《风居住的街道》的过程给描述了出来,并且大肆渲染了一波。

里面的纸不是什么好纸,字也都是手写的,看起来挺简陋,不过相框外面还压了层玻璃,看起来像模像样的。

余桦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,“陈书记,高,实在是高。”

陈书记说道:“周指导在我们这里获得了灵感,这可是我们周村的荣幸,自然要留下记录。”

“陈书记,周村有你,是周村的福气啊。”周彦没有开玩笑,确实是由衷地赞叹。

现在这个时代,想要寻找出路,脑子就要灵活,陈书记虽然年纪大,但是想法超前,一般人可想不到这种事情。

看着陈书记把相框钉在墙上,周彦他们又跟陈书记闲聊了几句,就回了赌场那边。

这会儿拍的是福贵跟龙二赌钱,家珍过来找福贵的戏。

饰演龙二的倪大红三十多岁,演戏风格跟后来很不一样,说实话,周彦觉得倪大红这会儿演戏的状态,反倒比他五六十岁的时候要好,塑造角色的能力也要更强。

现在的倪大红,演龙二像龙二,但是后来的倪大红,演司马懿都像倪大红。

拍摄的时候,王晓帅跟李宏都围着摄影师跟导演转,周彦在旁边看了一会儿,把赵嶙叫到了身边。

“去看看你的跟组日记。”

“好的,彦哥。”

中午吃过饭,他们就要回燕京了,所以这会儿趁着还有点时间,周彦准备看一看赵嶙的跟组日记。

到了赵嶙宿舍,他拿出两个大本子出来。

周彦接过本子,掂了掂份量,还真不轻。

“你这记的东西不少啊。”

赵嶙挠了挠头,“跟彦哥你比,我还差得远。”

其实赵嶙也不知道配乐助理该怎么做,而他对配乐助理的印象都是从周彦那儿来的。

之前周彦给他爸爸做配乐助理的时候,可是写了五个本子,而且还整理了目录出来。

那五个本子现在还放在他们家,之前没事的时候,他也翻过几次。

所以这次来《活着》剧组做配乐助理,赵嶙也是按照周彦当时的标准来的。

不过赵嶙的记录能力,显然是比不上周彦的,虽然本子里面写了很多东西,但其实有不少东西都是没用的。

周彦挑着看了看,主要是看一些关于演员情绪以及现场环境的描写,另外也着重看了看赵嶙的心得感受。

在赵嶙的心得感受里面,他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,比如某段情节适合用什么样的曲子,用什么配器比较合适。

在赵嶙提的建议中,竹笛跟二胡的频率很高。

看完了两个本子之后,周彦点点头,“记录的不错,我看你自己也带了乐器,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写一写,如果合适的话,我会放进电影里面的,当然,如果是你独立完成,也是署你自己的名字。”

赵嶙有些激动,“真的么?”

“我骗过你么?”

“没有,没有,我肯定好好做。”

周彦拍了拍赵嶙的肩膀,“你也不要太有压力,就当是暑假作业了。”

赵嶙点头,“嗯,我知道。”

跟赵嶙又聊了一会儿《活着》配乐的事情,周彦返回了赌场那边,这时上午的戏已经拍完收工了。

张一谋知道周彦他们下午要走,中午特别让厨房做了点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