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:乡试(2 / 5)

作品:《红楼:开局庶子,嫂嫂请自重!

贾琮的考卷,他有权率先过问。

燕京作为全国首都。

直隶省的省城,顺天府衙门也设在城内。

东南大门崇文门内的贡院。

给贡院附近的胡同街坊带来了繁华。

有笔筒胡同、鲤鱼胡同、驴蹄子胡同。

头条、二条、三条等。

贡院的中心建筑由外而内是;“开天文运”门。

内龙门、明远楼、至公堂、飞虹桥。

内帘门、聚奎阁、会经堂。

号舍在二进的东西两侧,四角有瞭望楼。

主考、副主考、房官从钦定上任开始。

便在内帘门坐定。

严禁考官在考试之前会见学生。

一个装有煤炭的手炉,点蜡烛的烛台。

考篮的笔墨纸砚和水以及食物。

桌案椅子、一张床,除此之外。

一无所有。

昏黄的烛光充满了窄小的空间。

这是二进东侧一排号舍的一间。

贾琮四处打量,摇摇头,稳定心神。

其他一万多考生的情况,大抵与贾琮相差不多。

当然。

科举代表了功名富贵。

为了富贵也有的考生不怕死。

或是考前秘密拜访过有关系的考官。

或是绞尽脑汁瞒过搜检携带夹带。

或是买题的。

其中的潜规则又妙趣横生。

八月初八晚上。

贾琮做完俯卧撑。

监视他的老兵偶尔把目光从窗外看进来,来回巡视。

这种监视就好像个人卧室安了别人的监控。

很不舒服。

但贾琮耐心甚强,稍稍锻炼完毕。

倒水抹了一把脸,旁若无人似的闷头大睡。

那老兵盔甲俱全,啧啧称叹:“这不是文科举么?

感情这位小哥当做了武科举.......

才刚听内帘门的誊录人员问我。

说这位是个神童......真他娘的羡慕。

俺们在战场拼死拼活,也不及一个秀才光荣呐!

什么狗屁世道......”

八月初八的上旬月,斜挂东山。

橘黄色的光芒莹莹挥洒而下。

从木窗口进来。

宛若嫦娥仙子的披帛轻纱。

荡得草席上双手当作靠枕的贾琮微微迷醉:“贾珍、贾蓉父子命丧黄泉了。

根据从二叔和秦老师那儿所见的邸报。

当时王熙凤与他俩商量,定有上奏折一节.......”

“那么,王熙凤会做些什么?

以那个女人的脾性和强势。

恐怕不会轻易放过我这个小叔子。

外面不宁静,家里也不宁静.......”

“但好歹这身份也不错了,比起那些平民、堕民、奴才。

我实在很幸运了,十二钗的悲剧。

比起苦难深重的他们,倒也很幸福了......

走一步看一步,随机应变吧。

王熙凤如果对我赶尽杀绝,来日可别怨我不顾情面!”

与大多数考生的猜题、忐忑、焦虑不同。

贾琮浑如游玩一样。

但是他想得更多,更切实。

乡试之后的计划、豫亲王的影子。

家里的人物事情怎么处理应对等等。

这个时候的孤独、些许彷徨是无人能理解的。

每个人都有心事、不能说出口的话。

再没文化的乡村小伙。

午夜梦回也会想到家产、和父母的鸿沟。